"广"义的热重分析¶
热重分析(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,TGA)是分析化学中检验物质组成的重要手段,其操作是在一定的温度下,测量待测样品的质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,用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分。
1945年,美国Trinity课题组在Hiroshima实验基地对物质A进行了特殊的热重分析实验,将物质A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真空容器中,随后使用电火花加热,快速加热反应体系到指定温度,观察体系失重情况。
实验结果如下:
实验1:实验人员在体系内引入物质A并加热,然而并未观测到明显现象。
实验2:实验人员推测是因为反应体系内能量不够,于是改进实验,在体系内引入了物质B(cyclonite),并再次进行实验,此时在450℃左右观测到失重峰,对应物质B分解放出能量,然而剩余质量与初始A投料几乎相同。
实验3:实验人员推测该反应的引发需要某种金属C的参与,于是用实验2相同的条件,并同时在体系中引入C(不影响总体热重结果),此时在450℃观测到0.4255%的A的质量损失(B的反应已减去),对应生成三种物质D、E、F,且这三种在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变化相同。若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,则容器内分成两相,此时固相物质相比原物质失重42.13%。
已知:
A具有很高对称性,组成中含有一种能呈现出多种化合价的金属;B为某种Td点群的分子G经过浓硝酸处理所得,G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中;C为一种轻金属,其具有很强的毒性,与其他元素的成键具有很强的共价性。
1-1 尝试写出物质A-G的化学式。
答案
A | B | C | D + E + F | G |
---|---|---|---|---|
\(\ce{^235U}\) | \(\ce{(CH2)3(NNO3)3}\) | \(\ce{^9Be}\) | \(\ce{^144Ba}\) + \(\ce{^89Kr}\) + \(^1_0n\) | \(\ce{(CH2)6N4}\) |
1-2 写出A在实验3条件下的失重方程式。
答案
\(\ce{^235U + ^1n -> ^144Ba + ^89Kr + 3^1n}\)
1-3 指出物质B和C的作用,并写出在该实验中与其相关的方程式。
答案
B:为核反应提供能量
C:为核反应提供中子源
\(\ce{^9Be -> 2^4He + ^1n}\)
1-4*(思考题)Hiroshima实验基地的研究参与人员并没有给出详细的热重分析结果,请结合实验内容说明原因。
答案
通过信息检索,得知Hiroshima实为“广岛”,Trinity实为“三位一体”,因此结合1945年不难得出:实验3对应广岛投放原子弹事件,该事件中极少人生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