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物理方法 Mathematic Method in Physics¶
Part I :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 复变函数¶
可导与解析¶
复变函数的导数性质¶
\(f(z)\)可导的必要条件:Cauchy-Reiman Equation
同时对\(x\)和\(y\)求偏导:
即有
解析:复变函数在某一区域内可导,而不能是在某一点或某一线上可导。
Cauchy-Reiman Equation
计算\(|z|\)是否可导/解析?
\(|z| = \sqrt{x^2+y^2}\),所以\(u=\sqrt{x^2+y^2}\),\(v = 0\),计算偏导数得到:
可见\(\begin{cases} \displaystyle{\frac{\partial u}{\partial x} = \frac{\partial v}{\partial y}} \\ \displaystyle{\frac{\partial u}{\partial y} =-\frac{\partial v}{\partial x}} \end{cases}\)不能同时满足,故不解析。
计算\(u(x,y)\)的二阶微分有:
同理有:
这被称为 (共轭)调和函数 ,其充分条件是满足Cauchy-Reiman方程。
同理还可证:
Note
很多情况下\(u(x,y)\)和\(v(x,y)\)均为初等函数,根据二阶导有:
通过积分求解解析函数¶
我们知道
因此,只要知道任一解析函数的实部\(u(x,y)\)或虚部\(v(x,y)\),即可求出其另外一个部分
Eg1
\(f(z)\)解析且\(\mathrm{Re} f = u(x,y) = 2xy\), 求\(f(z)\)
观察有\(dv = -2xdx + 2ydy = d(y^2-x^2)\),于是\(v = y^2-x^2+C\)
采取共轭复数的求解(不积分)¶
于是
这意味着\(f\)与\(z^*\)无关。又有
若已知实部,我们有:
若令:\(x+iy = z, x-iy = 0\),则\(x=\frac z2,y = \frac{z}{2i}\)
Note
若函数在0处无定义,可取解析域内\(x-iy = z_0\)。eg:\(u = \frac{x}{x^2+y^2}\)
Warning
此处的\(z\)和\(z^*\)为“形式化推导”的产物,即两者并不存在数量关系(不一定同时等于0)
特殊情况下的处理¶
Eg2
\(f(z)\)解析且已知\(u+v\),求\(f(z) = u+iv\)
设
此时退化成\(U(x,y) = u+v\)已知的解析函数求解。
Eg3
\(f(z)\)解析且已知\(uv\),求\(f(z) = u+iv\)
求平方有:
此时退化成\(V(x,y) = 2uv\)已知的解析函数求解。
初等函数¶
幂函数¶
for \(n = 1,2,3 ...\),\(f(z)\)在\(\infty\)不解析,但在\(\mathbb{C}\)解析
for \(n = -1,-2,-3 ...\), \(f(z)\)在\(\mathbb{C}/0\)上解析
指数函数¶
表现为周期函数且\(e^x>0\quad if\quad x\in\mathbb{R}\)
\(e^z+1=0\)在\(\mathbb{R}\)内无解但在\(\mathbb{C}\)内有无穷多解,since \(e^{i\pi + 2k\pi} = -1\)
于是其解\(z = i\pi + 2k\pi\)
实部图像 | 虚部图像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三角函数¶
对于复数域可能有\(|\sin z| > 1\)
由欧拉公式我们有:
sin(z)实部图像 | sin(z)虚部图像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cos(z)实部图像 | cos(z)虚部图像 |
![]() |
![]() |
双曲函数形式:
若要讨论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,取变量替换\(t = \frac 1z\)
本性奇点:既非极点,也不可去。eg:
多值函数¶
根式函数的多值性¶
讨论函数:
若令\(w = \rho e^{i\phi}\), \(z-a = r e^{i\theta}\)
于是
即为\(\mathrm{arg}(\sqrt{z-a}) = \frac 12 \mathrm{arg}(z-a)\),这意味着对于函数\(w\),如果考虑\(z\)在\(a\)点附近旋转一圈,在\(w\)平面上只旋转了半圈。
\(\sqrt{z}\)的图像如下图所示,可见虚部是螺旋上升的:
实部图像 | 虚部图像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这种单一自变量对应多个函数值的函数被称为多值函数
多值函数的单值化¶
考虑模和辐角:
可见其多值性体现在辐角而不是模上(相差\(\pi\)而不是\(2\pi\))
多值性的根源:宗量(作为自变量的函数)\(z-a\)具有任意性
简单的办法是限制其辐角变化范围(\(\arg(z-a) \in [0,2\pi)\)),即在平面上作割线,此时\(\arg w \in [0,\pi)\),意味着\(w\)只位于平面上半部分,这被称为一个单值分支
此处割线的作用是限制辐角的变化方式,规定割线上岸为\(\arg(z-a)=0\)
同理,如果限制\(\arg(z-a) \in [2\pi, 4\pi)\),有\(\arg w \in [\pi,2\pi)\),这是\(\sqrt{z-a}\)的另一个单值分支:
单值分支I | 单值分支II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据此可以判断这一类函数的多值性。
判断函数的多值性
判断以下函数是否为多值函数
由根式函数的两个分支互为相反数,可注意到:
即(2)(3)中两个分支中,每一对相反数函数值均相同,可视为一个单值分支。于是(2)(3)为单值函数。
分支点¶
在上面的讨论中,考虑函数\(w=\sqrt{z-a}\),自变量\(z\)绕点\(a\)旋转两圈(同时也是绕无穷远点\(\infty\)旋转)其函数值才能复原,因此我们可以说\(z=a\)和\(z=\infty\)是函数\(w=\sqrt{z-a}\)的分支点,其分支指数为2。
讨论函数:
我们写成辐角形式:
可以看,当\(z\)绕\(z=a\)和\(z=b\)四圈才能让函数值复原,因此其分支指数为4;而同时绕两个点(\(即绕z=\infty\))两次即可复原,分支指数为2。
要想让其为单值函数,必须做割线使得\(z\)不能绕任意一个分支点一圈,因此通常我们分别做连接\(z=a\)和\(z=\infty\)的射线和连接\(z=b\)和\(z=\infty\)的射线。
Reimann面¶
另一种方法是,规定复变函数在某一点的值,描述其沿某一路径运动到另一点的值。
先考虑函数\(w = \sqrt{1-z}\),规定\(w(2) = -i\),考虑\(C_1\)和\(C_2\)两种路径:
路径 | ![]() |
![]() |
---|---|---|
\(\Delta \arg(1-z)\) | \(\pi\) | \(-\pi\) |
\(\arg(1-z)\) | \((4k-1)\pi + \pi = 4k\pi\) | \((4k-1)\pi - \pi = (4k-2)\pi\) |
\(w\) | \(e^{\frac{4k\pi}{2}i} = 1\) | \(e^{\frac{(4k-2)\pi}{2}i} = -1\) |
在几何图形上,我们可以视作两个平面粘合起来(其实这个图形不能用三维描述):
可以看到对于任意点绕原点的运动,只有在这个诡异的平面上转两圈才能复原;这种曲面就是Reiman面,对于这种根式函数有二叶Reiman面。
对数函数¶
考虑复平面的对数函数: $$ w = \ln(z) $$ 令\(w = u+iv\), \(z = re^{i\theta}\),我们有: $$ \begin{gathered} u = \ln r = \ln \abs{z}, v= \theta + 2n\pi \ w = \ln \abs{z} + i(\arg{z} + 2n\pi) \end{gathered} $$ 也就是其每一个\(z\)空间内的点对应\(w\)空间实部相同的无数点:
其限制在\([-\pi,\pi)\)内的函数图像:
显而易见其分支点是\(z=0\)和\(z=\infty\),于是做原点出发的射线可以使对数函数\(\ln z\)单值化。其Reiman面是无穷叶的: